学术学位招生学科一览表
序号 |
学科专业门类代码名称 |
一级学科专业 代码名称 |
二级学科 专业代码 |
二级学科专业名称 |
授权时间 |
1 |
01哲学 |
0101哲学 |
010101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2000.12 |
2 |
02经济学 |
0201理论经济学 |
020101 |
政治经济学 |
2000.12 |
020104 |
西方经济学 |
2011.4 |
3 |
03法学 |
0302政治学 |
030201 |
政治学理论 |
2011.4 |
030203 |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2006.1 |
030204 |
中共党史 |
1998.6 |
030206 |
国际政治 |
2011.4 |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 |
0305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2003.9 |
030503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2006.1 |
030505 |
思想政治教育 |
2003.9 |
030506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2008.3 |
4 |
04教育学 |
0401教育学 |
040102 |
课程与教学论 |
2006.1 |
0403体育学 |
040303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2006.1 |
5 |
05文学 |
0501中国语言文学 |
050101 |
文艺学 |
2006.1 |
050102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2011.4 |
050105 |
中国古代文学 |
2011.4 |
050106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2003.9 |
0502外国语言文学 |
050211 |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
2006.1 |
6 |
06历史 |
0602中国史 |
0602L4 |
中国古代史 |
2011.8 |
0602L5 |
中国近现代史 |
2011.8 |
7 |
07理学 |
0701数学 |
070101 |
基础数学 |
1998.6 |
070102 |
计算数学 |
2011.4 |
070104 |
应用数学 |
2011.4 |
0703化学 |
070302 |
分析化学 |
2006.1 |
0710生物学 |
071005 |
微生物学 |
2013.4 |
071006 |
神经生物学 |
2011.4 |
071007 |
遗传学 |
2011.4 |
071009 |
细胞生物学 |
2011.4 |
071010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2011.4 |
0713生态学 |
071300 |
生态学 |
2011.8 |
8 |
08工学 |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
081001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2011.4 |
081002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2011.4 |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
081702 |
化学工艺 |
2003.9 |
081704 |
应用化学 |
2011.4 |
081705 |
工业催化 |
2011.4 |
9 |
9医学 |
1002临床医学 |
100201 |
内科学 |
2000.12 |
100208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2011.4 |
100210 |
外科学 |
2006.1 |
10 |
10管理学 |
1202工商管理 |
120201 |
会计学 |
2012.4 |
120202 |
企业管理 |
2011.4 |
1204公共管理 |
120401 |
行政管理 |
2006.1 |
专业学位招生学科一览表
类别 |
领域 |
批准时间 |
0451 |
教育硕士 |
045102 |
学科教学(思政) |
2013.6 |
045103 |
学科教学(语文) |
2009.6 |
045104 |
学科教学(数学) |
2009.6 |
045105 |
学科教学(物理) |
2012.6 |
045106 |
学科教学(化学) |
2012.6 |
045107 |
学科教学(生物) |
2012.6 |
045108 |
学科教学(英语) |
2009.6 |
045112 |
学科教学(体育) |
2012.6 |
045114 |
现代教育技术 |
2014.6 |
045116 |
心理健康教育 |
2014.6 |
1051 |
临床医学硕士 |
105101 |
内科学 |
2009.6 |
105102 |
儿科学 |
2012.6 |
105107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2013.6 |
105108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2014.6 |
105109 |
外科学 |
2009.6 |
105110 |
妇产科学 |
2012.6 |
105111 |
眼科学 |
2012.6 |
105112 |
耳鼻咽喉科学 |
2012.6 |
105113 |
肿瘤学 |
2012.6 |
105116 |
麻醉学 |
2012.6 |
105117 |
急诊医学 |
2013.6 |
105127 |
全科医学 |
2012.6 |
1054 |
护理 |
105400 |
护理硕士 |
2014.6 |
0852 |
工程硕士 |
085216 |
化学工程 |
2010.9 |
1252 |
公共管理 |
125200 |
公共管理硕士 |
2014.6 |
学科简介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学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是延安大学重点学科,200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有硕士生导师6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现设人学与现代化、发展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文化哲学、社会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近代西方哲学等6个研究方向。2005年以来,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等专著和教材6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等课题12项,获省校级奖励8项。近年来,购置了大量图书资料、计算机等教学设备,研究生培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2002年开始正式招生,已毕业的研究生大都在高校、科研机构、党政机关找到了理想工作。
020100 理论经济学(学术学位)
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是延安大学优势学科之一,下设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个二级硕士点。本学科主要培养可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教学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经济类人才。
政治经济学学科是延安大学校级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6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博士2名。设有法经济学与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制度经济学与当代中国经济改革、财政与税收、投融资理论与实践、现代企业制度与财务管理5个研究方向。本学科立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结合当代经济发展现实,着力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在《当代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5部,主持完成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等科研项目近20项。拥有专业藏书8万余册,期刊80余种,专业数据库14种。
西方经济学是延安大学校级重点扶持学科。本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4名,其中副教授4名、博士2名。现设有微观经济学与企业理论、宏观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经济制度与公共财政选择、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研究4个研究方向。近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80 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主持完成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横向重大科研课题等各类科研项目近20项。本学科中外文藏书计7万册,中外文期刊67 种,专业数据库10余种。
030200 政治学(学术学位)
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四个二级学科。中共党史硕士点有延安学与延安精神研究、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研究、中共党史人物思想与生平研究、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历史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毛泽东思想、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研究、中国革命与毛泽东思想研究七个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硕士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四个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硕士点有政治学基础理论、公共行政与政府治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四个研究方向,国际政治硕士点有大国关系研究、新中国外交研究、世界民族与宗教问题研究三个研究方向。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成果丰硕,研究特色和优势明显,中共党史是陕西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延安学是省级重点学科,中共党史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共党史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共党史教学团队是省级教学团队,中共党史与延安学研究中心是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10人,博士9人,硕士14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陕西省优秀工作者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2人,陕西省教学名师2人,陕西省重点学科带头人2人。从2005年至2014年,申报成功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2项,省部级课题11项,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和陕西省教育厅课题13项,出版著作16部,在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硕士点,有毛泽东思想与近现代中国研究、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研究、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研究、中共党史人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六个方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博士2人,硕士6人,其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重点学科带头人1人。从2005年至2014年,申报成功国家社科基金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5项,陕西省教育厅课题7项,出版著作6部,在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该学科既注重特色,依托延安红色资源优势,着力研究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又与时俱进,根据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
040201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型学位)
课程与教学论学位点主要培养从事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和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科研院所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目前我校有课程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思政、数学、英语、历史、化学、物理、生物、美术、音乐)11个招生专业,目前有23名导师,梯队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研究成果丰富。2007年开始招生以来,共招生207人,目前在校人数110人。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学术型学位)
体育教育训练学有篮球教学理论与方法、排球教学理论与方法、体操教学理论与方法、田径教学理论与方法、健美操教学理论与方法、羽毛球教学理论与方法、网球教学理论与方法七个专业研究方向。为了提高基层体育工作者在体育理论教学和实践,以及科研方面的能力,下设一个学科教学(体育)专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3人。学校下设大学体育教学部、专科教学部、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所、运动康复研究所、校体委办公室、场馆管理中心、实验中心及5个教研室。学院现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体操、大学体育)、校级精品课程5门、重点学科两个、实验室6个(运动生理实验室、运动解剖实验室、运动生化实验室、运动保健实验室运动生物力实验室、运动心理实验室),有2个重点实验室。场馆设施完善,图书资料丰富,为教学、实验、科研、训练提供了保障。
050100 中国语言文学(学术型学位)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中国古典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四个二级学科,主要面向西部尤其是陕西的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党政机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从事教学研究以及其他文化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其中,中国古典文学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三个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有汉语方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研究两个研究方向,文艺学开设文艺美学、文艺批评、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西方文艺理论四个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两个研究方向。秉承文学院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丰厚的历史积淀,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在延安文艺研究、路遥研究、陕北民间文学研究及陕北区域方言研究方面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与明显的区位优势。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1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导师6人,承担国家社科项目4项,教育部项目1项,陕西省社科规划项目6项,教育厅项目15项,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文艺理论研究》、《中国语文》、《方言》等国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已经具有较为完备的教学资料与教学设施,基本形成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学习和研究条件良好。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术型学位)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是延安大学校级重点学科。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熟练英语水平和扎实语言学基础,熟悉语言学研究发展脉络和理论前沿,了解本学科的学术规范,初步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及相邻学科学术研究的能力,掌握本学科领域一般科研课题和研究的方法和技能,能够将掌握和了解的理论知识应用在与外语相关的工作领域。本专业硕士生导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博士2人,其余都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设有英语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英语教学四个研究方向。近五年,本学位点导师发表各类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4部,主持厅局级以上在研项目12项,校级科研项目6项。本硕士点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现有150万元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音像及图书资料,中外文期刊50种计23万册,语言实验室10 个,能够充分满足本硕士点硕士生培养要求。
060200中国史(学术学位)
中国史是我校一级学科之一,2011年8月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有教授4人,副教授7人,是一支机构合理、实力强劲的教学和科研队伍。本学科设有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先秦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明清史、中国文化史等6个研究方向,下辖史学研究所、陕北历史文化研究所两个相关研究机构和一个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其中“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已被列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本学科已逐渐形成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其中陕北历史民俗文化、陕北近现代社会史、陕甘宁边区史、延安时期中外关系、陕北考古等领域的研究,特色鲜明,成果丰硕。2004年以来,本专业承担国家课题6项,省教育厅项目12项,校级科研课题20项,已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资料室收藏相关资料3万多册,教学设备完善。共计培养研究生120人,授予硕士学位80人。
070100 数学(学术型学位)
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3个二级学科,主要培养能够在与数学、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密切相关的科技、教育、信息处理部门或工程应用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其中,基础数学有数论、拓扑学、微分方程稳定性与振动性、矩阵理论、数理逻辑与不确定性推理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应用数学有应用泛函分析、最优化理论与方法、非线性泛函分析、金融数学、应用偏微分方程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计算数学有算法设计与软件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数据挖掘与金融信息处理、电子政务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基础数学二级学科点是延安大学最早的两个硕士点之一,有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丰厚的历史积淀。应用数学学科是延安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一个重点学科,该方向教师队伍稳定,学历层次合理。计算数学二级学科依托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四个本科专业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丰厚的历史积淀,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与明显的地域优势。数学一级学科有一支素质高、业务强、教学科研能力较为雄厚的教学科研团队,现有教授14人,副教授2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导师4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教育厅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地厅级以上的科技进步奖、科学技术奖20余项,优秀教学成果奖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0余部。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及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70多篇,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已经具有较为完备的教学资料与教学设施,基本形成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习和研究条件良好。
070302分析化学(学术型学位)
分析化学硕士点为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二级硕士授予点,主要从事现代分析化学及其相关的边缘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及应用研究,培养具有扎实的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和手段,解决本学科有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及生产管理能力的品学兼优的高级专门人才。该硕士点设有生物传感器与电分析化学、光谱分析、色谱分析和环境分析四个研究方向。
分析化学硕士点现有硕士生导师1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导师4人。近年来,该硕士点在分析化学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环境及药物分析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形成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学科特色。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40余篇。2004分析化学课程年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2005年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与改革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延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分析化学教学团队获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拥有GC-MS、HPLC、ICP- AES、XRD、电化学工作站、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等种类功能齐全的先进仪器设备50台(件)。
071000生物学(学术型学位)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一级学科下包含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细胞生物学是我校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围绕当前细胞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相关的关键问题,坚持立足陕北特色与国际前沿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发展理念,挖掘和利用陕北特产之资源生物(如红枣、蝎子等),凝练形成细胞分子生理学、细胞工程和细胞分子药理学3个主要研究方向,重点研究细胞膜离子通道蛋白的功能特征、分子结构、信号传导及其在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动态平衡调控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信息、遗传与变异,选择和培育动植物优良品种。本学科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3名,其中博士5名,硕士8名;目前承担国家、省、市等各级科研课题30多项,经费达200多万元;获省级科技奖励3项;近三年发表国际SCI源期刊论文2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0多篇。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现有教学和科研人员15人,教授3人,副教授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6人。本学科主要针对陕北特色资源动植物和微生物为对象,开展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与开发利用、功能基因和基因组学、基因表达调控研究,形成了应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药物生物化学2个稳定的研究方向。近三年承担课题共计20余项,总经费达200多万元;发表论文50余篇,SCI收录10余篇;获省级奖2项,厅局级奖4项。
微生物学专业下凝练形成食用真菌学、资源与环境微生物学及微生物药物学3个稳定的方向。食用真菌学方向以开展陕北地区特有食用真菌的野生菌种资源的驯化、育种、栽培技术研究推广、加工研究,特别是野生、珍稀食用菌的菌种驯化、工厂化化生产及其食用菌高附加值产品如多糖、多肽等的开发工作,为陕北地区食用菌的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资源与环境微生物学研究方向以陕北地区特有微生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包括石油污染环境微生物、可降解农药等有毒污染物的微生物深入研究等,运用分子生态学方法,着重研究环境微生物的多样性、微生物的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或变化中的作用、以及应用微生物治理环境污染。微生物药学研究方向以微生物来源和以微生物为靶标的生物活性物质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产药用活性物质的微生物筛选、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与制备、活性物质的发酵生产及其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
依托生物学一级学科建有“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红枣重点实验室” 2个省级研发平台,拥有先进齐全的科研仪器设备100多台(套),总价值达1000多万元。
本学科致力于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能胜任高等院校生物学各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也能从事各种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制药、食品、仪器分析等相关方向的科研、新产品研发等工作。热忱欢迎有志于生物学研究的广大学子踊跃报考。
071300生态学(学术型学位)
生态学是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4人,博士5人。本学科以黄土高原特有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现状,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理念,形成了生物多样性、恢复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区域动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监测与评价、恢复与重建;环境污染毒性效应、农业生态系统的控制与修复、生物体的生理生态适应性以及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等。近年来,本学科出版专著2部、公开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8篇,权威及核心130余篇。主持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20多项,获得科研经费共100余万元,获得科研奖励6项。下设3个实验室,拥有独具特色的吴起野外生态教学与科研基地,拥有室内与野外数据采集分析等先进的总价值4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本学科致力于学习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能胜任高等院校生态学、环境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也能从事各种与生态环境保护、污染、净化有关的生产、研发和管理工作。
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术学位)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化学工程(专业学位)四个二级硕士点,主要向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厂矿企业输送化工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化学化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操作,能够从事教学、科研及技术服务的高层次化工专门人才。其中,化学工艺有石油与天然气化工工艺和煤化工工艺两个研究方向,应用化学有油田化学品开发及应用、高分子材料化学与技术、功能配合物材料及应用三个研究方向,工业催化有环境催化、金属配合物催化材料及应用、纳米催化材料三个研究方向,化学工程有化工工艺及自动化、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材料的制备与功能化、现代分析技术及质量检测及化工生产及经营管理五个研究方向。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硕士点充分利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资源优势,以环境保护、新能源发展和新型化工产业建设的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致力于解决制约我国环境和能源化工催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技术与设备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换热器节能与强化研究、高效精馏工艺和精馏塔内件的研究、催化剂的研发、粉煤灰与煤矸石的再利用、重质油改质、粘土改性、工业废水及油泥污染处理、燃料油脱硫、水煤浆制备、油田化学品的开发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实现了重要的成果产业化与资源化利用。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硕士点现有硕士生导师1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陕西省科技统筹项目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教育厅等项目26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近两年在《J.Mater. Chem.》、《Ind. Eng .Chem. Res.》、《Macromol. Rapid Commun.》、《Cryst. Growth Des.》、《Dalton Trans.》、《Water Sci. Technol.》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 、EI收录8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延安市科学技术奖、陕西省教学成果奖等奖励10余项。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依托陕西省化学反应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重点建设学科、陕西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各类大型先进仪器设备,创建了良好的科学研究平台,具有完备的教学与科研设施,形成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培养优秀研究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条件。
120200 工商管理(学术学位)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会计学和企业管理两个二级学科。会计学设有审计学、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税法与税务筹划等4个研究方向。 现有硕士生导师6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5名,具有博士学位者1名。本学科立足国内外财务会计最新理论与实践,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近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50 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部,主持完成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横向重大科研课题等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本学科中外文藏书共计4万册,中外文期刊54 种,专业数据库10多种。建有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和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实验室面积220㎡,软硬件投资200多万元。
企业管理是延安大学校级重点学科。该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陕北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生产与质量管理等问题,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形成企业战略管理、营销管理、企业经营决策与质量管理、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等研究方向。现有硕士生导师6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2名,具有博士学位者4名。近年来,先后承担省、市、校级研究课题28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资料室收藏相关资料5万余册。
120401 行政管理(学术学位)
行政管理是一门以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理论为支持的具有科际整合特点的学科。研究方向主要有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研究、公共产品营销、企业行政管理等。现有硕士生导师6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4名,具有博士学位者4名,近年来先后承担省、市、校级研究课题28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资料室收藏相关资料5万余册,教学设备完善,完全能够满足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之需。
105100 临床医学(医学院﹒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内科学、外科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三个二级学科,主要面向全国医疗单位、科研机构以及医疗相关机构,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从事医学工作、研究的高素质人才。其中,临床医学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科点设有血液病学、呼吸系病学、心血管病学、消化系病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脑血管病学等研究方向。是以延安大学医学院和陕西省人民医院医院为依托,该学科点包含陕西省省级优势专科及陕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各一个。特别在重型再障治疗、脑血管病、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和先天性心脏病导管封堵等方面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临床医学外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科点设有泌尿外科、骨关节外科、胸外科、普通外科、肿瘤外科学等研究方向,是以延安大学医学院和陕西省人民医院医院为依托,该学科点包含陕西省省级优势专科、陕西省重点建设学科一个。经过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锻炼,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师资力量雄厚且实力较强的学术梯队。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现有导师14人,主任医师10人,副主任医师4人,近年来,获得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项、省科技计划项目8项、省社发攻关项目10项,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资助7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3项、在研项目14项,共发表论著82篇、其中SCI收录9篇、MEDLINE收录4篇、统计源期刊30篇,出版专著4部。
临床检验诊断学二级学科点是以医技系的实验中心和医学院中心实验室为平台。目前该学科点拥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3人,2009年批准校级重点扶持学科一个。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形成了实验室检验与诊断和肿瘤标志物与临床病理诊断两个研究方向。并在生物化学检验诊断、微生物与免疫学检验诊断、临床病理诊断、肿瘤标志物诊断与治疗、肿瘤流行病学等研究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目前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科研项目二十余项。
105100 临床医学(附属医院﹒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内科学、外科学、麻醉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肿瘤学、眼科学、耳鼻咽喉学、全科医学、急诊医学及影像学等十一个二级学科。
该学位点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主任医师)139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7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1人,有市级、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2人;仪器设备先进,拥有256层螺旋CT、64层螺旋CT、ECT、3.0核磁共振、1.5T核磁共振、6兆直线加速器、劳力7型、9型、VVE型彩色B超、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3100大型数字减影机、数字化胃肠机、“会飞”的DR等大中型医疗设备1000余台(件)。
近5年,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市级科研项目1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00余篇。形成了医教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学习
和研究条件良好。
045100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备较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教育硕士有学科教学(思政、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生物、体育8个招生领域。主要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毕业生的工作去向为:教育研究机构、教育编辑出版单位、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师范院校、中等学校等其他教学单位。现有校内导师39名,外聘导师50名。2010年以来共招生249人,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47人,在校教育硕士研究生194人。
085216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为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下的一个二级硕士点。该学位点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侧重于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和工程应用,为化工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工程设计和研究院所等有关单位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设有化工工艺及自动化、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材料的制备与功能化、现代分析技术及质量检测及化工生产及经营管理五个研究方向。学习年限为3年,实行学分制,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届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现有硕士生导师1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人、高级工程师9人。该学位点依托陕西省化学反应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重点建设学科,拥有各类大型先进仪器设备,同时与延长石油集团炼化公司、陕西兴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榆林天然气化工责任有限公司、陕西榆林凯越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榆林卓越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工程硕士实习基地”协议,创建了良好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平台和实习教学基地。